访问量: 1287 标签: 订货系统 2021-11-24 11:45:17
生鲜相较于其它品类的商品而言,货架期较短、储存难度较大,其订货的技术含量也比较高,常在订少不够卖、订多损耗大之间反复拉扯。订多损耗大,那么,不订货、少订货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损耗、少损耗,当然不是,不订货、少订货可以归类为隐形损耗,浪费了原本可以产出的销售潜力,不充分销售默默吞噬着销售增长空间。厘清这一点,我们正式进入今日话题:怎样确定合理的订货量?
衡量订货量是否合理,主要看是否能满足正常销售的需要,同时也能保证库存量在合理范围。确定合理的订货量一定要参考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昨日销售数据、历史销售数据:作为重要的订货参考数据,不要只看历史销售量,对应的售价、成本也要注意,是否进行了营销活动。
库存量:订货量不合理又一个重要偏差就是只看系统库存订货,忽略了实际库存量,随着售卖、商品自身损耗的进行,实际库存量与系统库存量会有一定差异,所以应该参考商品实际库存订货。
断货时间和到货时间:前提是要有观察数据,记录各单品每日断货的具体时间,如某单品今日12点售罄,次日订货量可适当增加50%。根据断货时间的变化调整订货决策,可以逐步试探出商品真正的销售空间,也能起到优化订货内容,优化品项、品类结构的多种作用。
正价销售占比与折价销售占比:参考正价销售占比和折价销售占比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一定是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得出的结论,而不是一天两天草草得出的结论。经多日观察,如果某单品折价销售占比过大,则要考虑将其替换掉。
其它:关注可能会影响销售的各类因素,如周边的市场行情、节假日、天气情况和营销活动等,根据这些因素综合决定增减订货量。
现在选择订货家,让你的每一位客户更满意
申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