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1905 标签: 订货系统 2022-06-10 10:19:02
如果你对创投资讯保持关注,近一年来你可能对“S2B2C模式”这个词印象深刻。时不时的,就会有一家宣布融资成功的创业企业,在“深度揭秘”其商业模式的时候自称是“S2b2c模式”。当他这样讲的时候,你往往还会听到产业优化升级、供应链管理、SaaS化工具等高度雷同的词汇。
到底什么是S2B2C?它凭什么动辄融资几千万甚至数亿、数十亿?S2BSC未来空间如何?它与现代农业和新农人有什么关系?
S2B2C释义:阿里参谋长疯狂打call
首先从概念入手,S2B2C模式中有三方面主要参与者,S是大的供应平台,或者可以简单称呼其平台方,b代表这个平台上为C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亿万商家。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是S2B2C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他认为该模式的核心是S和B要共同服务C,在这个过程中, S需要通过B才能服务C,而B需要S的赋能和支持才能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商务关系或者管理关系,而是紧密的合作关系。
如果站在S的角度,众多的B端首先是为他们提供了流量,这一点决定了通常S2B2C的模式可以做的较大的体量,也决定了平台方早期的成长方式。比如知识付费平台千聊,他们在为各个直播间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每个直播间每一次的直播都会带来千聊注册用户的增长,而千聊早期干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各个领域的KOL找出来,支持他们开直播讲课,尤其是头部直播间,还有一直给流量倾斜;又比如新农参考曾多次分析过的汇通达,其迅速壮大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找到各地自带流量(多年通讯行业经验或者与线下夫妻店有高频的业务往来)的目标人并与他成立汇字头的控股公司,这些新成立的汇字头像蛛网一样,迅速将全国各地的乡镇夫妻店变成会员店。
如果站在B的角度,他们之所以选择某个S平台,并将自己的资源(流量)整合进去,就在于S为他们赋能,让他们可以更好的服务到C端。这种赋能首先是工具服务,比如千聊理论上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直播间,然后在自己的直播间里给别人当老师,实现知识变现;然后是各种提升其服务(或商品)品质的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集中采购、数据分析、标准化管理等。
为什么S2B2C可以做得很大?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S2B2C往往呈现出体量大、成长快的显著特点。
1、降低了B端的参与门槛
以S2B2C模式的典型代表云集微店为例。自2015年上线以来,过去三年中云集微店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7年全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同比增速达到400%。今年4月,云集微店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1.2亿美元,此前的A轮融了2.28亿人民币。
云集创始人兼CEO 肖尚略
云集微店的核心赋能是让300多万小店主可以在线开店做“微商”。云集店主最重要的构成群体是多达数千万的“宝妈”群体,这些人往往阶段性的处于职场弱势期,但她们有着非常精准的社交圈,其中很多人在自己的圈子里是类似KOL的存在,是天然的社交电商的主角。
对B端店主们而言,云集除了提供工具让他们成为了“店主”,还有更多的赋能,例如体量上去后云集很快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物流中转仓,并与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当店主们把东西卖出去后,完全不用担心物流环节,甚至流量大的店主都不需要自己囤货,可以坐在家里享受线下门店销售分成般的体验。而这一切,只需要这些店主投入碎片化的时间和自己的社交资源即可,相比自己开一家实体门店的门槛和风险都大大的降低了。
降低门槛让自带流量和资源的成千上万个B端参与进来,云集微店的流量和规模自然随之水涨船高。
2、集中供应链管理、对上游议价
在云集微店的案例中,把B端商户组织起来后,云集很快具备了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与很多一线品牌建立了合作,从而可以逐渐提升整体品质,摆脱“微商”一开始很“low”的形象,开始为C端用户创造价值。而这是B端店主们无法独自完成的,没有云集这样的集合平台与上游议价,店主们只能去做“原汁原味”的微商,在朋友圈卖货,很多时候可能只能卖面膜、阿胶等三无产品。
哪些农业领域适合S2B2C模式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一个行业直面消费者的渠道商很少,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那S2B2C模式是没有发芽的土壤的,这里的B端已经不是小B而是大B了,他们不需要再来一个S给自己赋能,他们可以自己给自己赋能。所以,S的成长极大依赖于B的数量和质量,B的数量要多,S才能上规模,B的质量不会很高,S才有“表演空间”。
按照这个标准去观察就会发现,农业的很多领域都是天然适合S2B2C模式的。比如新农参考多次分析过的汇通达,旗下八万多家乡镇夫妻店,这些夫妻店在互联网工具和思维方式上天然滞后,不具备自己给自己在互联网玩法上赋能的能力,同时他们数量极大、分布极分散,同时又都在当地的C端用户群中拥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很深的联系。
农资流通行业理论上也非常适合这个模式,目前国内农资市场在渠道方面已经做到非常扁平化,很多大型农资品牌厂商可以直接将一级经销商下沉到县城,再往下就可以直接触达乡镇农资门店甚至是农户。而分散的农资门店其实和汇通达的会员店具有基本一致的属性和很高的重合度。
中国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依然是参与者众、普遍体量小,哪怕是很多新型经营主体,也比农户和乡镇夫妻店等工商个体大不了多少,但农业各个细分产业领域都在通过这些细胞来焕发生命活力。新农参考相信,这些不计其数的B端细胞,一定不止孕育着一个汇通达,谁能为他们赋能,就能一鸣惊人、快速做大做强,S2B2C虽然在电商的语境下诞生,但它真正的沃土将在农业领域。
现在选择订货家,让你的每一位客户更满意
申请体验